近年來,地方創生計畫已成為許多城鄉再造積極推動地區開發的重要規劃,而在這場追求創新創變的浪潮中,「藝術祭」成為其中一個既能提高地方認知度,也能結合在地文化,吸引參觀人潮推動地方觀光的方式之一。今天的創學園,我們為創創們邀請到的是「空山祭」的策展人--辛綺,與創創們分享了她眼中的地方創生。
台南龍崎其實是全台南市境內人口最少的地區,實際居住人口僅僅4000多人,即便是在地居民,對家鄉的環境和生態也所知甚少。這片土地曾一度被規劃成台灣的垃圾掩埋場預定地,然而隨著空山祭每年的舉辦以及相關單位的不懈努力,終於免於淪為垃圾掩埋場的命運。
透過辛綺老師的介紹,我們才清楚龍崎這個小地方,藉由「空山祭」所帶動的地方創生計畫的成果,幾乎可以稱得上是前所未有的大勝利。「龍崎光節:空山祭」成功吸引到20萬人次參觀,更帶著每位觀展人深入了解這裡的生態和歷史故事。展覽中大量利用本地竹子工藝,促進了外地與在地人的連結,增加了返鄉人口,使每個關係人更愛護這片土地。
今天的分享不僅精彩,也激勵了創創們思考如何利用集體力量和資源,推動更多類似空山祭的展覽和計畫,讓更多人得以見識。藉由藝術和文化的力量,地方創生不再只是一個理念,而是正在實踐中的現實。